2014年12月24日 星期三

日月潭的邵族獨木舟資料搜集

在第33期獨木舟教練講習中, 有學員問到日月潭的原住民使用的獨木舟是屬於哪一種形式? 下文引用台灣大百科全書中聯結說明, 僅供參考
http://taiwanpedia.culture.tw/web/content?ID=11075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獨木舟是邵族文化特質之一,因為日月潭是高山湖泊,邵族濱水而居,於是獨木舟是邵族往昔的交通、漁撈之最主要工具,後來日月潭成為遊覽區後,更是邵族文化特色的潭上遊覽交通工具。

  邵族人對獨木舟相當重視,獨木舟有大小之分,端看其用途而定,作為漁撈之用的較小,而作為交通工具的則較大。獨木舟成長方形,船頭尖,船尾較方,兩端鑿洞,可繫纜繩,便於獨木舟繫在岸邊。

  造舟更是一大盛事,由族中男性族人到湖畔亦或山林間,尋找製作獨木舟之材料,選用的木材以樟木為最優,亦有使用sarimaw樹為材料,造舟的邵語稱作kamalawa ruza,由族人共同協力製造,造舟之前,要由女祭師作祭,祈求祖靈庇祐,讓造舟順利平安。

  獨木舟是由一根大木頭雕鑿而成,因為木頭很粗,而雕鑿甚費工夫,其工作天視獨木舟的大小來決定,通常一艘八至十人座的船隻,要進行近月始能造成。雕鑿時已火來燒木頭的木心使其變成炭,用工具敲下木炭,將炭清理乾淨後再燒,如此可雕空一根大木頭作成獨木舟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
相關邵族獨木舟照片請參可下文聯結
http://ship.nmmst.gov.tw/shipold/shipold03_01_01.asp

臺灣原住民「邵族」,現在居住在南投縣水里、魚池鄉的日月潭一帶,古稱「水沙連」(「沙連」是以前平埔族人對內山原住民的通稱)。邵族的生活方式是以魚獵、農耕、山林採集維生,獨木舟是以往邵族主要的水上交通與漁撈工具。


  邵族獨木舟是以一整塊木頭雕鑿或火燒木頭中心部位而成,選用的木材以當地的樟木為最主。漁撈用的獨木舟較小,交通用的則較大。造舟的邵語稱作 kamalawaruza,由族人共同協力製造,通常一艘乘坐八至十人的獨木舟,要二十幾天才能造成。

沒有留言:

張貼留言